【媒体聚焦】常德日报:2023年常德市科技工作者风采
2023-05-31 10:23:00          来源:常德日报 | 编辑:陈蒙 | 作者:常德日报          浏览量:11119


     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在全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近日,常德市科学技术协会从各行各业中评选出12名常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们扎根在企业科研或乡村振兴生产一线,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的科研人,有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研中坚力量,还有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勇当先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了突出力量。

让我们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石庆沫

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研发副总监、副高级职称、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工程博士、工信部认证的电池制造高级工程师、黑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电池领域资深技术专家。

从业近二十年里,他带头设计研发多款储能类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成功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水性体系,2022年度电池原材料BOM成本节省了700多万元;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及省、市级科技项目5项,负责开展14个校企合作及企业自筹科研项目,资金总投入1150万元,研制出的产品累计出货超千万只,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上亿元;参与多项锂离子及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制定,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篇,拥有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



屈俊

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制药工程师,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他先后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津市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其主要成果为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δ-内酯绿色高效生产体系的创建与产业化。

“我没有比别人更优秀,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屈俊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专注研发、专注生产、专注技术创新促效益。他主要带领团队从事氢化可的松新路线高效环保研发生产以及19-去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贵重金属钯碳减量化由原工艺16.5kg/批减低至2kg/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万元/批。



刘军

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制药工程师,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他先后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津市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其主要成果为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δ-内酯绿色高效生产体系的创建与产业化。

“我没有比别人更优秀,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屈俊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专注研发、专注生产、专注技术创新促效益。他主要带领团队从事氢化可的松新路线高效环保研发生产以及19-去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贵重金属钯碳减量化由原工艺16.5kg/批减低至2kg/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万元/批。



贺明

安乡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常德市卒中学会常务理事,常德市眩晕专业委员会、电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德市神经内科、神经介入、老年病学学会委员,常德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

他获评安乡县优秀医生4次、安乡县人民政府立功人员3次、常德市优秀人大代表2次、“抗疫先进个人”1次,荣获安乡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撰写医学论文3篇,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创建安乡县第一个神经内科专科,为常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立卒中中心,通过省卫健委验收,率先在安乡县开展“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

他走遍了安乡县的每一个乡镇卫生院,开展查房、现场授课、适宜技术指导培训,就近解决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担任医院紧急状态应急分队成员,参与处理安乡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刘华亮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2014年以来,他根据水表行业向高性能、系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通过人才引进组建了电子信息研发队伍,完善了水表研发队伍。2019年,该公司与湖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联合组建了湖南省水计量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被省科技厅立项。

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他围绕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先后承担了“智能电子水表和抄表系统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NB-IoT物联网水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于超级计算的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等省、市项目,研制开发的NB-IoT物联网水表入选湖南省2018年工业领域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计划项目,先后获得常德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湖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促进了公司产品由机械表向智能表转型升级。



皇俊

常德市荣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分管公司项目申报、专利申报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该公司获得省、市级科技项目补助3项,拥有7项发明专利和15项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完成了省股权交易所科技专版挂牌。他以子课题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湖南省产业链项目“10000吨米级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的项目建设,完成了大型桁架结构焊接技术研究及专用工艺装备攻关,突破了大型厚壁角钢拼方变形量小于6mm的国内技术瓶颈。

该公司还与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完成公司的产品升级自动化改造,目前已经建立R代圆榫标节产业化生产线、上下支座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腹杆顶升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笼顶笼底护栏平台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等,规划年产值可达7亿元,可上缴税收约2000万元。


沈昌健

新型职业农民,农艺师,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总经理,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5年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常德市农村科普带头人”,2017年获评“常德市农业科普之星”,2022年获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1996年,他开始研究杂交油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6年7月,“贵野A”不育系通过湖南省科技厅专家组项目评审验收,初步认为是新系;2016年10月,他将16XM864油菜新品种送上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太空航天育种;2020年6月,“沈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备案登记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2022年1月,“沈选1号”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予的“品种权决定通知书”,同年,他育成6种观赏型五彩油菜新组合,其中白花1号、红花1号观赏型油菜新组合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钟毅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电化学工程师,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及总工。

他长期致力于企业生产、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在电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等领域有丰富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先后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37项,项目成果转化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主持研发的产品获得“国家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荣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9项,发表核心论文1篇;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常德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曾入选常德市“四个一”人才工程、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之星”。



张小波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神经病学感染学组委员及湖南省卒中学会第一届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8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先后主持及参与8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7篇,文章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3.4分;先后荣获“湖南好人”“最美逆行者”“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先锋医师”等荣誉称号。他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实习生及规培生200余人次,2021年被市科协列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对象”。



袁玲

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层实践基地优秀带教老师。

她长期扎根基层,致力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与预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病治病,深受老百姓好评,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3年抗疫期间,她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做全区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积极推广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活动;多次参加市级以上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各项基层操作比赛,荣获市级二等奖1次,受常德市人民政府表彰1次,公开发表论文2篇。



杨玲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基础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赛程修订专家、湖南省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专家与技能竞赛裁判员。

她主持的省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免费共享资源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转化为成果全国广泛应用,迄今服务了100多个院校、1.7万多名学习者;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独著专著1部,参编专著和教材5部;发表论文1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省级比赛一、二、三等奖10项,市级比赛一、二等奖6项。

她负责学校科技相关工作,热心科技服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多次在“三点半课堂”举行科技创新系列公益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黄凯

石门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他坚持锲而不舍做科普,推进并深化急救知识普及“五进”活动,创新采用剧本式科普,相关经验被《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等媒体报道;组织参加“爱院感、致青春”青年演讲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坚持脚踏实地做科研,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指导申报省、市科研课题12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10项,指导发表SCI文章2篇;坚持尽心竭力育新人,推动医学教育“践学结合、院校融合”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把思政教育和医德医风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倡导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带领学生志愿义诊、调研和走访,指导培养助理全科医生75名、基层本土化学生322名、实习生917名,助力“健康石门”建设高质量发展。


责编:陈蒙

来源:常德日报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